步行是防治慢病有效方式
北京體育大學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胡揚教授胡揚介紹,我國18歲以上成人常參加身體鍛煉的比例不到12%,,預防慢病必須要增加“動”的成分,。步行簡便易行,安全有效,,對防治慢病效果非常好,。胡揚曾做過一個調(diào)查,每周步行14公里以上的人,,比每周步行4公里以下的人,,心血管的患病率要低40%。每天步行1萬步以上的人,,身體形態(tài),、體質各方面都非常好,即使得了慢病,,通過運動,,一些慢病癥狀也都會減輕甚至消失。
說起這些好處,,胡揚有切身的體會,。他兩年前體檢發(fā)現(xiàn)血脂超過正常了,低壓也上來了,,后來每天用跑步機跑步,,或者在外面走,打網(wǎng)球,,“最近低壓正常了,,這就是運動的好處。”
步行記住“2加2要
臺灣領導人馬英九曾在“行腳全臺灣”的啟動儀式上提倡大家多散步,,并且號召散步時要做到“2加2要”,,“2加”即增加速度和動作,,才能做到“2要”,即要喘氣和要出汗,。
對于這個增加速度的界定,,北京師范大學體育運動學院副教授趙紀生給了個借鑒,散步健身的話,,一小時走大約3.5~4公里為宜,。還有兩個速度可參照,人在逛街時的速度約為一小時2~3公里,,而步行去某處的速度約為1小時3.5公里,。散步一小時左右,差不多就能實現(xiàn)喘氣和出汗的效果了,。喘氣可以令肺氣排得更徹底,,有利于增加肺活量。
此外,,趙紀生建議,,散步時可增加兩個動作,即“齊步走”,、“和尚挑水”,。“齊步走”即邊走邊擺動手臂,擺臂幅度要適度,。“和尚挑水”就是雙手側平舉,,雙手伸向體側,掌心向上,,胳膊像掛著兩桶水一樣端平,。這些動作幾乎都能鍛煉到頸椎、肩膀,,對頸椎病,、肩周炎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步行最易犯的3個錯
在走路這件平常事上,,卻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對了,。快來看看你走對了嗎?
■錯誤一:穿鞋五花八門
步行者穿的鞋子是五花八門,,有人穿著運動鞋,,甚至是專業(yè)的跑步鞋,但是有的女士卻穿著船鞋,、高跟鞋等,,還有的甚至穿著皮鞋、涼鞋就來了。并非任何鞋子都適合以走路健身為目的時穿,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總是肌肉酸痛,,那就是穿的鞋子不合適。
正確做法:走路鞋要軟而輕 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史仍飛說,,走路穿鞋的標準就是要鞋底軟、鞋子輕,、鞋幫軟,。
■錯誤二:愛挑柏油路走
很多公園里有一條塑膠道,軟軟的,,很有彈性,。但很多人卻走硬硬的柏油路。不同運動方式對膝關節(jié)沖擊力不同,。即使在平地走路,,膝關節(jié)承受的重量也幾乎是人體重的4倍。路面對膝關節(jié)的沖擊力,,草地最小,,柏油路次之,水泥路最大,。
正確做法:步行盡量選軟路 在塑膠道上運動,,一半以上的沖擊力會被塑膠吸收,借此可以保護踝關節(jié)等,。步行者應選擇軟路面運動,。
■錯誤三:雙臂下垂不擺動
步行健身首先要全身動起來。全身如何動起來,,就要靠雙臂擺動,。然而在步行過程中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,多數(shù)人雙臂下垂,,只是輕微擺動,走路沒有精神,。
正確做法:擺臂越大效果越好 首先要讓小臂與上臂擺成直角,,挺胸抬頭,擺動幅度盡量大,。擺動速度越快,,步子也就越快,健身效果也就越好,,前提是體力允許,。
趣聞:愛因斯坦也愛步行
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眾所周知,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,他從小就喜歡運動,,尤其鐘情步行,,而且一生都在堅持不懈,直到老年,,人們還曾尊重地稱他“老年運動家”,。
曾經(jīng)有一次,他獲邀去比利時訪問,,國王和王后準備隆重歡迎他,。可是,,等到旅客都走光了,,也不見愛因斯坦的影子。原來他提著皮箱,,拿著小提琴,,早已經(jīng)從前一個小站下車,一路步行至王宮,。
在愛因斯坦晚年的時候,,他還堅持工作、堅持鍛煉,,他不僅經(jīng)常做家務事,,還經(jīng)常邀請朋友去爬山,刻意地磨煉意志,,鍛煉身體,。有一次,愛因斯坦還和居里夫人及其兩個女兒,,興致勃勃地攀登瑞士東部的安加丁冰川,。
愛因斯坦70歲時,每天仍然堅持從他住的地方步行到研究所,,他每天從家走到辦公室,,距離大概有兩公里,他不喜歡開車,,而寧愿選擇步行,。因為步行可以讓他呼吸到新鮮的空氣,也可以更好地思考問題,。他還喜歡和朋友一起散步,,在輕松的氛圍中,可以刺激大腦活動,,保障血液暢通,?!稅垡蛩固箓鳌酚浭觯淮?,愛因斯坦正在散步,,突然停下來說:“現(xiàn)在看到的月亮是不是月亮的存在?”這一思維最終引發(fā)了相對論的產(chǎn)生??梢姴叫锌梢詭矶啻蟮撵`感,。